账上躺着百亿,东鹏特色饮料IPO着急

科技 365bet体育 浏览

小编:10月9日,就在港股招股说明书到期前6天,东鹏饮料向港交所重新提交上市申请。能量饮料巨头重磅来袭“

10月9日,就在港股招股说明书到期前6天,东鹏饮料向港交所重新提交上市申请。这款功能饮料推出“A+H”双市场榜单的决心表达得很明确。紧急上市的原因并不是资金链紧张。相反,东鹏饮料堪称A股市场的“摇钱树”。到2024年底,公司财务资金、理财等现金资产将达到142.23亿元。自2021年5月A股上市以来,股价不断上涨,市值在1500亿元左右。在这种“钱不缺”的信心下,东鹏饮料对主力单品“东鹏特饮”高度依赖,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始终存在。与此同时,其国际化战略举步维艰,“走出去”之路充满不确定性ty。账上有数百亿现金的东鹏饮料财务状况耐人寻味。该公司并不缺乏现金,也不存在大量借贷。作为一家快速消费品公司,东鹏饮料的现金流健康。财报显示,公司现金储备继续处于较高水平。到2024年,银行存款加上金融交易资产(主要是理财产品)总计将超过142亿元。即使到2025年上半年,这个数字还会略有下降,但仍将保持在90亿元以上的水平。充裕的现金状况让日常运营变得轻松自如。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在持有大量现金的同时,公司的债务规模也在同时增加。截至2024年底,东鹏饮料短期借款增至65.51亿元,资产持股比例攀升至66.08%。一只手就有数百亿的现金储备,另一方面是数十亿的银行贷款。这种“存贷高”的现象自然引起市场关注。通常,“存贷高”可以指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甚至存在财务造假风险。但对于东鹏饮料来说,更可能是一种积极的资本运作策略。有分析指出,该公司可以采用“低息借贷+高息经营管理”的模式来创收。其短期借款利率区间为2.20%至2.50%,2024年理财收入(包括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净利润)合计3.88亿元。粗略预计年化收益率在2.66%左右,有一定利率。那么,东鹏饮料为何在不需要外部输血的情况下,如此痴迷于国外榜单呢?早在2022年6月,公司就计划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联交所通过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但该计划于2024年2月结束。现在港股招股说明书到期后迅速重新提交的动机可能与股东退出和国际战略的需要有关。自2022年限售股解禁以来,东鹏饮品股东频繁减持,累计减持金额已超过50亿元。其中,第二大股东君正投资释放资金超过30亿元。 H股上市可以为大股东提供更广泛、更多元化的退出平台。较A股折价发行H股可以满足部分股东的变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A股股价的直接影响。此外,港股作为国际化的资本市场,也能为东鹏饮料的品牌国际化提供背书。 kum在招股书中明确表示,希望利用香港平台吸引全球投资者,为进军东南亚等海外市场铺平道路。对大单品的依赖很难解决。除了资本运作的棋局外,东鹏饮料的基本面还面临着产品结构单一和国际化进程缓慢的双重挑战。 “累了或者困了,就喝东鹏特制的饮料。”这句深入人心的广告语,为东鹏饮料贡献了百亿营收,但也被深深打上了“大单品”的烙印。财务数据显示该公司对能量饮料的依赖。 2025年上半年,以东鹏特饮为主的能量饮料实现营收83.65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77.91%。虽然这一比例较往年有所下降,但产品结构的风险仍然存在。针对这一问题,东鹏饮料提出了“1+6多品类战略”,即在整合东鹏核心产品特色饮料(“1”)的基础上,拓展电解质饮料、咖啡、无糖茶等六大新品类(“6”)。其中,对标元气森林《异形》的电解质饮料“补水啦”被寄予厚望。依托东鹏饮料强大的渠道优势和成本定价策略,“Hydration LA”迅速打开市场,成为新的增长点。然而,新品类的拓展并非一帆风顺。业内人士指出,为了与竞品争夺市场,“Hydrola”等新产品需要采取低利润定价策略,其盈利能力低于东鹏主打产品特饮。这本质上是模仿了20年前东鹏特以低价挑战红牛的道路。然而,在竞争更激烈的饮料中市场上,这条路能否再走下去还是个未知数。为了维持渠道销售和市场份额,公司的销售费用持续上升。 2025年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7.27%,其中渠道推广费用增幅高达61.20%。这种高投入能否持续带来高回报还有待时间的考验。此外,随着国内市场日趋饱和,“走出去”成为不少消费品企业的选择。东鹏饮料也将国际化作为其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并将在香港上市作为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一步。截至2024年底,公司产品已出口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建设中的海南、昆明生产基地它还被定位为东南亚市场的重要出口中心。然而,理想与现实仍然存在巨大差距。目前,东鹏饮料的海外收入仍处于0.3%的下滑之中,对公司整体业绩的贡献微乎其微。东鹏饮料“重销售、轻研发”的模式也可能对其长期发展造成隐忧。 2022年至2024年,公司广告推广费用合计达28.33亿元,同期研发费用仅为1.61亿元,占比不足6%。这种模式在国内市场通过渠道优势和营销轰炸取得了成功,但在品牌和产品实力更为关键的国际市场,是否能发挥作用还得打个问号。对于顶着A+H上市光环再次敲响港交所大门的东鹏饮料来说,它迫切需要打破“大索龙产品依赖综合症”,找到新的增长曲线。资本运作可以为企业赢得宝贵的时间和资源,但最终决定企业能走多远的是产品和市场本身。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当前网址:https://www.ajitaro.com//a/keji/1181.html

 
你可能喜欢的: